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

文化的盛宴

誰說香港是文化沙漠?廣義地說香港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藝術家的展覽及演出,似乎是百花齊放;狹義地說香港只有流行文化大受吹捧,香港人的文化藝術水平並没有因而大大提高!

君不見每逢藝術館、博物館有名家的專題展覽,展覽館人潮必絡繹不絕?君不見香港每年的演出場地,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藝術節、戲劇節,琳琅滿目,美不勝收?君不見每年的香港書展,灣仔港鐵站必人頭湧湧,連接會展的天橋必鐵馬處處,水洩不通?那種拖喼,搶購大小一袋袋書籍的狀況,舉辦不同的講座及座談簽書活動,誰還敢說香港是文化沙漠?

這周,我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欣賞了中國國家話劇院的《北京法源寺》,我一直都喜歡田鑫沁導演的作品,總有她獨特的風格及大氣,像改編自張愛玲的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、老舍的《四世同堂》及這部改编自李敖的《北京法源寺》。

我雖在北京生活了兩年及出入北京超過百次,但我從未去過法源寺。看完話劇後,我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法源寺的歷史史命感;另一個法華寺也未去過。只有菜市口卻是我常經過的地方,如今車水馬龍,當年是處決「戊戌六君子」的地方,卻已了無肅殺的痕迹。

話劇演員奚美娟及電視劇演員周杰的演出是成功的,盡顯慈禧及光緒互相間角力。光緒與六君子的百日維新雖失敗,但已萌發了革命的種籽,特別是一班志士文人為家國犧牲的壯舉,感觸處也使我落淚,可嘆的是當今中國知識分子往何處去?文人憂國的情操復何在?「望道便驚天地寬」、「敢有歌吟動地哀」的情景焉能重現?「苟以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」也俱往矣!

接下來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,聽了香港中樂團,兩岸三地的音樂名家共同呈獻的《黃河鋼琴協奏曲》。可惜我也從未到過壺口,看黃河水如萬馬奔騰,石叔誠的演奏也令我感染到黃河的氣勢萬千。這條母親河背負了中華民族的苦難,經歷了抗日戰爭及文化大革命的洗禮,她依然如天上之水,奔流不息,孕育了千秋萬代。我當然也被這場在台灣陳澄雄指揮下的黃河深受感動,眼角亦不然淚迹斑斑,中國人,你何時真能全民脱離苦難?

今年書展,以「閱讀江湖·亦狂亦俠亦温文」為主題,我因《有緣再會》有簽售活動,我亦多次出入書展,更支持了好友陳善之的《善緣滿佈》分享會,回首前塵四十載,也是我們的流金歲月,感觸良多,再加上舊同事楊紹鴻的《一起走過的日子》。我們三人,都回望歷史,但卻奮勇向前,我們也可說是「亦狂亦俠亦温文」。

在此,再一次多謝來書展支持我的朋友們,期望與你們「有緣再會」!



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

春風不度玉門關

過去幾天,受香港青年廣場之邀,與一班年輕朋友,一起展開敦煌文化藝術學習之旅。我作為他們的嘉賓及評委,也過了充實的數天。

這次我們參觀了榆林窟及莫高窟,其中有些石窟是特別為我們開放的,看見一班年輕的講解員,對敦煌的故事如數家珍,在敦煌研究院一班學者的發掘考究後,對敦煌有重新的研究及發現。

原以為敦煌天氣酷熱異常,抵埗的晚上,氣候卻十分涼快,第二天進榆林洞窟,更有清涼感。也是平生第二次騎駱駝,第一次是在埃及,今次是在鳴沙山上幻想古代絲路商人、駱駝絡繹不絕的情景,原來在沙上步行絕非易事。其後的月牙泉也是難得的沙漠綠洲,出奇地竟然在這裡兩度遇上亞視的舊同事,真有「他鄉遇故知」之感!

敦煌是全球唯一兩個榮獲世界文化遺產六項標準之一,莫高窟的壁畫、塑像,更是了解古代文化、藝術及生活的寶庫,驚嘆的是這些洞窟全是民間出資鑿刻,突顯古人對宗教的嚮往及生活的智慧。難得的是親身去到陽關及玉門關遺址,來一次現代詩遊記。

年輕人真是創意無限,他們分組做了一些有關敦煌的專案,用他們的想像力及資料搜集的功夫,歸納出新元素,結合成我們從未想過的創作,非常有亮點。

這一代人是幸福的。在互聯網上可以找到很多知識,但總不及親身體驗的感受。這次青年廣場敦煌之旅,包含了遊歷、學習、思考、創作的過程,比一般的走馬看花來得實在,要感謝的是這班青年廣場的職員每年的精心設計,讓年輕人可感受到世界的不一樣。接著下來還有此行的攝影比賽及展覽。

有一個夜空,因居住的敦煌山莊,没有光污染,仰望天際,繁星點點,銀河乍現,驚嘆造物者的偉大,剛好與今天牧師講道「人的尊貴」不謀而合。「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,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,便說:人算甚麼,祢竟顧念他,世人算甚麽,祢竟眷顧他。」

回程路上,我們正籌算明年書展各學習團友會否結集成書?7月20日便是今年書展開鑼,當天中午,我在會展也有簽書活動,希望到時如你有空,我們「有緣再會」!









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

依然馬不停蹄

是誰說過:「生活不是在家中,就是在往博物館的路上。」

我喜歡逛不同的博物館及藝術館,外地如是,香港更如是。之前因生活及工作的忙碌,令我減少了到博物館去,再加上香港藝術館正在重修,更少了一個假日心靈吸取養分的好去處。趁著七一回歸假期,我毅然從新上路,跑到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,欣賞因「法國五月」而迎來的「他鄉情韻---克勞德·莫奈作品展」。

莫奈在吉維尼他家花園而創作經年的「睡蓮」,我在法國,在美國都看過不少「睡蓮」的作品,比今次香港展出的多的是。每次香港有名家名畫展出,必吸引一大班趨之若鶩的香港及內地捧場客。七一假期更是人山人海,看畫的人像是走馬看花,心想悠然地在展覽廳內暇蕩細賞的心情蕩然無存。

今次展出的莫奈真迹畫只有二十幅左右,幸好策展者也花了心思,多了很多與參觀者的互動,配以日夜變化的燈光,儼如置身在真實的花園裡,真希望有一天可到吉維尼莫奈的花園,看他親手创造的水園,相信更加震憾。

周日,去了基督教大埔銘恩堂講福音見証:「難為了家寶」,真希望我的分享能成為別人生活的祝福,令他們充滿正能量,更有機會接觸基督教的信仰。明天(5日)下午一時至一時四十五分,我將到九龍灣銘恩堂,作我的福音午餐見證,歡迎在附近工作的您,一同來互相交流及分享。

今年是紀念莎士比亞與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,周日下午,我參加了一個來自兩岸三地學者的中華大講堂,又使我想起牡丹亭的姹紫嫣紅開遍……

誰說香港是文化沙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