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

網絡VS口傳

上周三,是香港今年第一個黑雨,下午至黃昏,大雨滂沱,不少地方成為澤國,臉書上廣泛流傳著都是幾幅相同的畫面,柴灣斜路迴旋處如小河流,附近幾個商場都水淹,但有幾個長者仍在嘆茶,一派悠然自得的模樣,社交媒體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。

周五則是颱風「海馬」襲港,這也是事先張揚的風暴,早在周前已在網絡廣泛討論,歐美的預測、亞洲的預測,本港天文台的預測,在周四早上推向高峯,更來了一個船公司發給員工的颱風預測,幾點掛幾號風球,驟眼似有板有眼,也在網上瘋傳,最後香港天文台都要在網上發出「謠言止於智者」的文章,完全否定了相關的推測。我一直都不看網上朋友發來的預測,祖傳秘方、大事秘聞,我更不會推波作瀾轉發。對一些並非確定的訊息,我們應負責任地不廣傳,不轉發,以免造成社會及人類的不安;但不能否定就是社交媒體的力量,科技發達以及網絡的威力!但我還是珍惜人與人之溝通及分享。

夾在黑雨及颱風中間的上周四,我出席了宗教節目《恩雨之聲》在港15周年的感恩籌款晚會,這也算是一個奇蹟,揀選了一個無雨無風的晚上。我因在亞視工作關係,十五年都與《恩雨之聲》有合作,直至亞視停播前一天,土耳其、希臘之旅還在本港台播放。我亦藉此機會分享我在亞視最後的日子,如何得到我信的神的保守及祝福。當天有講信仰分享的還有王祖藍及李亞男夫婦,他們還高唱一曲。

周日下午,我去捧Sam哥自編自導自演的《極鬪》慈善首映,也分享了基督信仰在我身上的見證。Sam哥過去也一直支持亞視,女主角袁潔儀大銀幕的演出,也另我刮目相看。場刊中有不少鼓勵人深思人生意義的信息,一曲《You Raise Me Up》更貫穿全齣電影,「祢」鼓舞了我!

周六下午,出席了青年廣場敦煌之旅團員的攝影比賽頒獎禮,再與這班團友重聚,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!我們也正計劃明年香港書展時將這旅程結集成書。這與我周日早上參觀九龍公園的文物探知館,同有知音難遇的感覺!不知道是否隨著「登陸」之年,愈來愈喜歡遊覽不同地方的公園,更喜歡看古蹟文物,看見鋪滿破碎青花瓷的展館,我仿如看見一件件閃瓅的珍寶!

科技進步誠然將人類推到另一種生活境界,但我仍嚮往追求人與人的分享及溝通。回憶如海,思念成殤!








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

日子就是這樣過去的

這個周末,下午看了進念二十面體《麻雀枱上的中國近代史  老中國之死》,晚上參加了教會團契的大團圓;這又使我想起三、四十年前的如飛歲月。

第一次認識進念,是我一個好朋友邀我看他們演出改编自張愛玲的《怨女·金鎖記》。那時我是張迷,當然不會錯過有關張愛玲的一切事物,馬上去觀賞。話劇我也看過不少,但以這種簡約前衞的表演手法,卻是第一次。我還記得曹七巧坐在椅上不斷自怨自艾的重覆口白,那年正值1983。其後達明一派的《石頭記》風摩一時,進念又馬上演出《石頭記》,1987年的演出,更是座無虛設。

如今的進念二十面體已告多元化,很多時都有諷刺社會時弊的演出,亦有歷史劇場,融合京崑一爐共冶的《萬曆十五年》,更是拍案叫絕。迄今原創劇場作品超過二百部,東宫西宫更是一個開懷大笑的節目。麗的、亞視曾先後與進念的聯合藝術總監榮念曾及胡恩威合作,胡恩威更在亞視近幾年開設時事通識節目,亦別樹一格。

晚上,返回堅道香港浸信教會115周年堂慶其中一個活動:「那些年,我們在團契的日子」。1974年開始我已經參加團契,那時我住在美孚,每周六晚與一班住在九龍的團友走下奧卑利街的情景歷歷在目。每周日清晨從機利文街中環碼頭,沿著鴨巴甸街走上堅道,那時還是一個二十不到的青春小子,十分鐘左右時間,便進到教會舊堂參加崇拜或詩班獻詩,這段如詩如歌的歲月,怎能叫人遺忘?

那晚碰見不少「白了少年頭」的團友及導師,及我曾擔任導師的少年團友,現在都是一位位有為的成年。團契的確給了我們無限的動力、分享及栽培,使我們一直走在至善至正的路。那段舊堂歲月,高樓底、木樓梯、木窗框,這些都是不能忘懷的記憶!但人總不能老是緬懷沉溺過去的時光,看見1988新堂建成,今年115周年啟用新購的恩典樓,及一位位團友、會友第二代傳承,不讓我們「空悲切」!

在此前周五黄昏,應好朋友Michael之邀,參觀及訪問了陳爽設置之骨膠原專門店「觀頤」網購平台,也看到一個古老的海味行業,如何跟著時代的節拍,推陳出新,以全新的方式接觸年輕一代。

原來只要隨著時代的巨輪,我們只會愈行愈遠,且行且珍惜!







2016年10月9日 星期日

我們的六十

前一陣子,我們一班同學舉行了一個「登陸大典」的飯局,樂也融融,慶祝人生另一階段的到來。這星期則是浸會大學六十周年慶典的高潮,在香港會展舉行了超過二千人的聚餐,看見母校不少學長都到來,幾位校長校監都出席,這真是一份喜悦的筵席。

想起那段在浸會讀書的歲月,當時還是學院,未升格到大學,三千多師生只能擠在窩打老道的狹小校園,每逢轉堂,樓梯總是人,摩肩接踵,好不熱鬧,但卻讓一班莘莘學子學會怎樣打拼天下。那時大部份學生都是半工讀,課餘不是替幾個學生補習就是有一至兩份兼職,難得的是我們仍關心學運社運,那時學聯的口號是「認祖關社」,認識祖國,關心社會。我們參與了保釣行動,我們參予了中文合法化的抗爭,我們也集會反對學費的加價。真是崢嶸歲月,誰主浮沉。

記得我也多年參加《中國週》,好幾年都唱著《我的祖國》,這首歌旋律歌詞之美,每每打動年輕學子的心:一條大河波浪寬……過了很多年才知道這是電影《上甘嶺》的插曲。現在每逢這首歌的前奏響起,又使我想起這段如歌歲月。我們一班同學,緬懷過去讀書生涯,那串日子,是這麼近又是那麽遠。當然也爭相與校長、系主任、老師拍照,原來拍照才是整個晚會的高潮。在照片及《我們都是浸大的》歌聲中,結束了為期一年的校慶活動。

翌晚,我們一班同學結隊去捧李居明粤劇新編《毛澤東》的場,全場爆滿,對各演員維肖維妙的造型拍案叫絕。李大師巧妙地以虛雲子的夢境,貫穿了毛澤東一生與幾位人物的關係,另有獨特觀點又不失劇情紥實。穿著毛式中山裝唱粤劇,想只有在文革時紅線女的《山鄉風雲》中見過。又使我想起江青的八部樣板戲,穿著毛式中山裝唱京劇、唱歌劇、跳芭蕾舞,都是一樣的感覺。藝術其實可以有極大極深遠的想像空間,今次的《毛澤東》,更是全部起用香港的演員,李大師的功力漸入佳境,激起香港粤劇新浪潮。同學徐國榆更倡議這應不叫粤劇,應稱為粤曲音樂劇,給它冠以新的名字,可能會令粤劇邁向一個新機遇,熱切期待明年的《徐志摩》及《納蘭三詠》,真是「數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!」






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

我與戲曲的淵源

中學年代,家住美孚,姑母一個人也住在美孚另一座,她喜歡看廣東粤劇,我一有空便陪她一起看劇。那時的粤劇,多在節日球場臨時戲棚演出。有一年的春節,與她同往蘇屋邨球場的鐵皮大戲棚看雛鳳鳴《帝女花》,被幾首首本名曲深深吸引著,此后便愛上了粤劇,一有節日,就喜歡往戲棚裏轉。還記得有一次看麥炳榮、鳳凰女在百麗殿舞台演的《鳳閣恩仇未了情》,真是「一葉輕舟去,人隔萬重山」,我們回想過去,真如烟歲月。

開始愛上戲曲片,應是兒時陪母親看樂蒂、凌波的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,那時也不知女扮男装是什麽一回事,只知她們兩個都很俊俏,才知黄梅調是這麼的綺旎。又一年,母親帶我們三兄妹去看《劉三姐》,黄婉秋飾演的劉三姐,唱山歌是這麼有韻味。及後上海越劇來了,徐玉蘭、王文娟的《紅樓夢》,更是百看不厭。無論是真人演出或不同的紅樓夢戲曲版,都是看得如痴如醉,可能我就是被曹雪芹寫大觀園各人不同的情和愛,迷得莫失莫忘,難怪後來不少浸會同學都稱我為「寶哥哥」,我也樂得接受。

其後看的戲曲種類多了,有京劇的《楊門女將》、川劇的《白蛇傳》、崑劇的《牡丹亭》、甚至台灣的歌仔戲,都有獨特的表演風格及唱腔。後來更迷上了越劇及蘇州評彈,差不多是逢演必看,每次欣賞,都有新的感受。近年李居明大師致力於中國戲曲文化的推動,特別新編了二十多齣粤劇,精神可嘉,很多我都有捧場。

剛過去周日,看了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建團三十年,一個我從未看過的劇目《狸貓換太子》,料不到劇情是這麽緊凑及具吸引力,令觀眾很想追下去,難怪掌聲無數。我也喜歡將不同的戲曲風格,加進自我創作裡,不失古為今用,帶來嶄新的視覺效果。期望中國戲曲可經得起時代考驗,推陳出新,吸引更多新一代觀眾,更期待粤劇有一天能繼續傳承下去,有更多新的劇目推出,引頸以待的《毛澤東》也正開鑼。